不然还有什么大事,能让你亲自跑腿提醒?”申用嘉又反问道。
林大官人回答说:“听说那知府新官上任后的第一把火,是要打击豪强了。
所以特来提醒二爷,千万要注意,不要被抓住把柄。”
申二爷忍俊不禁的哈哈大笑:“有人说,江湖越老,胆子越小,果真如此!
区区一个知府,还能让我们害怕?你林泰来的豪气去了哪里?”
林大官人没有和申二爷一起吹逼,继续劝道:“最近形势紧张,我看桃花坞拆迁修园工程,可以暂停,不要被抓住破绽!”
申二爷不服说:“什么形势紧张?我怎么完全感受不到?”
林大官人还在苦口婆心的劝道:“桃花坞修园工程涉及到大量宅地的拆迁和兼并,在当前形势下是很敏感的事情,说不定就要闹出些是是非非出来。
那石知府正在寻找典型案例,二爷万万不可因小失大,万一被知府整治就不美了。”
申二爷怒道:“谁敢整治我?你林泰来的胆量怎么变得如此之小?给石知府十个胆子,也查不了我们申家!”
申二爷真不知道林泰来怎么想的,到底在担心和害怕什么。
林大官人还在苦劝:“二爷别冲动,这不是怕不怕的问题。小心驶得万年船,真没必要顶风作案!”
申二爷感觉自己这宰辅公子的尊严受到了挑衅,林泰来这是有多看不起自己?
难道区区一个知府,都能收拾申府二爷?开什么玩笑!
林大官人见劝不动申用嘉,甚至越劝越来劲,只能暂且离开了。
申二爷觉得这是近一年多来,自己首次在气势上压倒了林泰来。
目送林大官人走远后,申二爷便对家妓们挥了挥手:“接着奏乐,接着舞!”
申家园林的修建,进度也不能停!反而要提速,并且加大力度!
等园子建好后,一定要抓林泰来过来写诗!
从申府离开后,林大官人就出了城,在横塘镇林家大院过夜。
然后准备在第二天,汇合了属下们后,直接出发,去扬州城接收自己的产业和女人。
左护法张文忍不住问道:“苏州多事之秋,坐馆真的要去扬州?就不怕后院着火么?”
面对张文这样的绝对心腹,林大官人透露了几句说:“其实石知府的目标并不是我,我着什么急?”
(本章完)
------------
调虎离山
在原本历史上,苏州知府石崑玉以打击豪强而闻名,在苏州抓住了申家人违法的把柄。
当时在别人眼里,巡抚李涞和申首辅交情很好,而且首辅申时行确实也想让李涞把事情摆平。
按照正常套路,巡抚李涞的办法不外乎以下两种。
要么找知府石崑玉谈判,进行利益交换;要么利用职权,强压石知府,帮助申家人脱罪。
结果李涞的行动让后世人匪夷所思,他居然非常无厘头的凭空诬陷石知府,直接指控石知府贪污了吴县县库五千两银子。
石知府当然不可能承认,然后李巡抚就这样与石知府激情互喷,矛盾大幅度升级。一下子把事情彻底闹大,到了朝野轰动的地步。
朝廷派人去苏州查了查,结论就是石知府清清白白,完全没有贪污。
由于石崑玉之前制造出了好名声,李涞这种“污人清白”的行为立即引发了巨大的公愤。
接下来就是常见的戏码,一干清流言官疯狂围攻巡抚李涞和疑似幕后指使者申首辅。
李涞扛不住压力辞官了,申首辅也心累的不想干了,就和李涞前后脚一起辞官了。
每每想到这段历史公案,林大官人就觉得,巡抚李涞的表现像是一个卧底,是敌对势力埋伏在申首辅这边的自杀式人肉炸弹。
不然的话,李涞那些行为动机根本解释不通。
所以一看到新知府叫石崑玉,新巡抚叫李涞,林大官人立刻就明白,阴谋来了,而且提前三年来了。
站在上帝视角,林大官人当然也能看出,别人如此大费周折,主要目标肯定不是自己,而是申首辅。
因为拿出一个顶级巡抚加一个顶级知府为代价,只为打死一个林泰来,那显然是不划算的。
毕竟在高层政治人物的眼里,他林泰来就是申首辅的一个党羽而已。
所以还是让申二爷招摇过市,继续大拆大建,继续兼并田产,站在最前排卖个破绽吸引敌方火力吧!
敌人从申二爷这里入手,才能直接牵扯到申首辅!
这就是林大官人敢于暂离苏州,前往扬州的底气。
反正已经知道了对方的大致套路,等到出了事情后,林大官人再回苏州收拾烂摊子就行了。
与此同时,林大官人也有心训练一下组织的抗压性,看看自己不在苏州时,社团上下能不能承受一定压力。
海棠情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