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85章(1 / 2)

&esp;&esp;但若要把命赌在一个只成功,也只失败了一次的事物上,这个赌注未免太大、太重。

&esp;&esp;他不止是郭纳。

&esp;&esp;也是陈留的太守。

&esp;&esp;避而不出是为自保,也是中庸之策。但若他就此身死,陈留的命运就是下一个太原。

&esp;&esp;冬风飒飒吹过门窗,这位官场纵横的太守,一时没了声音。

&esp;&esp;就在郭纳闭目沉思之际,却忽然听见一道老迈而坚笃的声音自门外传来——

&esp;&esp;“如若太守担心药效,且可在老夫身上先行试药。”

&esp;&esp;站在门口的谢照惊愕地看着来人:“王公……”

&esp;&esp;王焘却摆摆手,在裴之远的搀扶下缓缓走进门内,对同样愕然的李明夷露出一个宽厚的笑容。

&esp;&esp;“老夫已经八十五,若可以承受,想必也可以用在太守公的身上。”

&esp;&esp;第36章 帝国命运的转折点

&esp;&esp;说罢,王焘脱开裴之远的搀扶,向病床上的郭纳行了一揖:“太守公安。”

&esp;&esp;郭纳哪里敢受,忙向门口使了个眼色:“朗之,快扶王公坐下。”

&esp;&esp;眼前这位老爷子,可不仅仅是一个高寿的医者。

&esp;&esp;王焘出身官宦世家,祖父乃是与魏征齐名的名相王珪,母亲是南平公主,自身曾任邺郡太守,其子亦官居大理寺少卿,身份地位不可谓不显赫。

&esp;&esp;王焘摇摇头,示意谢照不必:“老夫只是来看看太守公病情如何,没想到太守公已经醒来,真是可喜可贺。”

&esp;&esp;话虽这么说,他却慢慢走到郭纳的身边,伸出手腕仔细地替他诊脉。

&esp;&esp;王焘眉头微皱:“的确有气血流失,脾虚淤血之象,李郎所言不假。”

&esp;&esp;这位太守公醒来是他意料之中的事情,但李明夷刚才提出的脾脏延迟破裂却是谁也无法预计到的。他刚才驻足旁听,见郭纳仍有讳疾忌医的意思,不得不出来主持大局。

&esp;&esp;听王焘也证实了李明夷的话,郭纳的心更是寒了一层。

&esp;&esp;按他之前所估计,安禄山即便要出师南下,到了黄河口,恐怕也得等其十二月的冰期才能渡河。

&esp;&esp;陈留是守备的要地,朝廷绝不敢放之任之,只要他借这场病重躲过这二十日,必定会有能人接替他的位置。

&esp;&esp;太原太守杨光翙的例子就摆在眼前,被暗算坠马的余悸也还未散去。

&esp;&esp;自己本非贤臣名将,官场沉浮了一生,才勉强做到太守而已,比之名节当然更加爱惜性命。

&esp;&esp;但没想到上天也不许他逃避。

&esp;&esp;或许那个年轻医生口中的脾破裂真的会要了他的性命,但按其所说,治疗也有丧命的风险。

&esp;&esp;若他今日身死,陈留便如无守的空城,狡诈如安禄山一定不会放过这个机会,届时这座城池便和案板上的鱼肉没什么分别。

&esp;&esp;郭纳自问不是舍生取义之人,但他究竟是一城太守,任何决定都牵连着数万无辜性命,不得不慎而重之。

&esp;&esp;似乎是看穿他此刻复杂的心理斗争,王焘再次将刚才的想法提出:“所谓甜油,连我等从医之人也只见识过一次,太守不安也是常情。既然如此,老夫愿亲自试药,以排解太守此刻的担忧。”

&esp;&esp;郭纳没有立刻回绝。

&esp;&esp;在这个局面下,以人试药的确是最好的办法。但王焘何等贵重人物,便是要试,怎么可能让他来?

&esp;&esp;他正犹豫不决,却听得一旁的谢照道:“王公已是近百岁的人,岂能让您试药?若一定要试药,请让晚辈来吧。”

&esp;&esp;闻言,郭纳眼中露出欣赏之色。谢敬泽的儿子果然有胆识,顾大局。

&esp;&esp;可他还未应承,王焘便已笑着摇摇头:“正因老夫年事已高,残年不久,能见识新事物的机会不多了。朗之,你等青春正盛,日后还有的是时间啊。”

&esp;&esp;他以洞彻的目光,徐徐看向李明夷。

&esp;&esp;“神农尝百草,方知药与毒。老夫或许不比先贤,但也愿亲自一试,体会一番甜油的功效,才能信之用之。李郎,你意下如何?”

&esp;&esp;被他注视着的李明夷,此刻有一种被直接被看穿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

海棠情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