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种助人为乐,行善积德之功。
&esp;&esp;这一批卫兵都是八皇子的亲信,多年来衷心追随八皇子殿下,尤其是去岁在滇南,一众人更是出生入死,险象环生;与之相比,昨夜的抢险救灾实在不算什么,只是没想到九公主竟会如此心思细腻,年轻热血的精兵强将瞬间信心满涨。
&esp;&esp;她扫过这些年轻热切的目光,他们虽满身污泥却一点也不狼狈,相反,每个人身上都闪着烁烁金光,他们都是北朝忠勇无畏的将士,是最最最可爱的人呐。
&esp;&esp;至此,她又连忙补上一句:&039;&039;得宝,趁着还未歇业,去熟食铺子买些肉来,今晚给大伙儿加菜。&039;&039;
&esp;&esp;这句话彻底点燃了在场卫兵们的心,年轻儿郎们精神奕奕,齐声向台阶上高呼:
&esp;&esp;&039;&039;公主殿下,千秋万福。&039;&039;
&esp;&esp;&039;&039;公主殿下,千秋万福。&039;&039;
&esp;&esp;细细密密的雨丝划破夜空,人群中的易大人久久仰目,视线落在那道火红的倩影上。
&esp;&esp;素来古井无波的心竟悄然荡起了涟漪。
&esp;&esp;
&esp;&esp;虽在乐道县多耽误了一日,但好在翌日天晴,碧空如洗。
&esp;&esp;经过一整夜的休整,易大人一早现身北院门口,除了侧脸那两道伤口,其余皆恢复如初,银白盔甲,拓跋如松。
&esp;&esp;与他一对比,只睡了两个时辰的李大人就难掩满脸疲态了。
&esp;&esp;易知舟:&039;昨日公主不是留下口谕,特许你今早不必送行?&039;
&esp;&esp;一身官服的李潼张嘴打个哈欠:&039;&039;那哪能行啊?堂堂公主殿下亲临乐道,我身为县令,怎能失了礼数?再说了,昨晚你派人送的信,我看了,临渊啊,师兄代乐道全县两千六百余口人感谢你啊。&039;&039;
&esp;&esp;易知舟浑不在意地笑出了声:&039;&039;千万别,我只是替你引荐一下。工部的何大人为官严谨,乐道县修固一事,你务必做好详细的筹划,若是连何大人那一关都过不了······&039;&039;
&esp;&esp;易知舟点到为止,李潼立即心领神会的点点头:&039;&039;你放心,我一定会留心此事。&039;&039;
&esp;&esp;他昨夜替李大人盘算过,此番要重修民居,治疗伤员、疏通淤积······样样都得花钱。
&esp;&esp;往后若是想彻底避免发生这类灾害,更亟需加固山体,栽种植被······可这些事都花费巨大,显然不是一个县可以承受的。
&esp;&esp;乐道县贫,李潼又是清廉之官······
&esp;&esp;所以他私下写了一封信,向工部的何大人介绍了乐道的情况,希望工部可以注意到这个偏远又贫瘠的小县城。
&esp;&esp;约莫一盏茶的功夫,青柑与绿萝一左一右搀扶着九公主现身。
&esp;&esp;她一袭绛紫色绣花水云碧罗衣,锦绣滚边上坠着颗颗盈亮饱满的珍珠,腕上戴着那串樱红十八子手串。
&esp;&esp;易知舟倏尔垂眸,只听身旁的李大人行礼问安。
&esp;&esp;帷帽遮掩了她的面容,可听语气,九公主的心情不错。
&esp;&esp;&039;&039;李大人免礼,父皇向来心系北朝百姓,此番乐道受了灾,还请大人务必要安顿好灾民,切莫叫他们无家可归。&039;&039;
&esp;&esp;语落,身侧的青柑捧着锦盒递过来。
&esp;&esp;元季瑶:&039;&039;这是本宫的一点心意。&039;&039;
&esp;&esp;李潼看了一眼金灿灿的元宝整整齐齐地摆放在内,面对如此巨额的赏赐,他一时有点拿不定主意,于是偷瞄一眼公主身后的易大人。
&esp;&esp;见后者暗暗点头,他才放心大胆的收下。
&esp;&esp;九公主那豪华宽大的马车还在停在乐道城门外头,她照例乘坐李大人的官轿出了城门,待登上马车后,艳阳已经挂在了头顶。
&esp;&esp;易李二人点头致意后,一行车马浩浩荡荡驶出了乐道县,顺着空无一人的官道向西而行。
&esp;&esp;今日一早,得宝已经用香熏过一遍,此刻马车内充斥着淡淡的月支香味。
&esp;&esp;九公主取下帷帽坐在里头,心情说不上轻松。
海棠情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