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1072章(1 / 3)

&esp;&esp;邓绥:……

&esp;&esp;接着又转悠着找到了刘娥:

&esp;&esp;“你就是刘娥?你怎么想的,龙袍都穿了,居然不篡位?”

&esp;&esp;刘娥:……

&esp;&esp;所有人就看见武曌到处挑拨女子造反,顿时一个头两个大。

&esp;&esp;偏偏他们又不好因此就打压吕雉等人,怕她们狗急跳墙干脆真的联络上秦始皇寻求帮助了。

&esp;&esp;只能捏着鼻子怀柔,企图把人哄回来,不要被武曌几句话就挑唆了。

&esp;&esp;武曌就是故意的。

&esp;&esp;她不闹这么一出的话,那些还未掌权的女子反而会被男人们提前打压排挤,日子会十分难过。

&esp;&esp;现在这么不讲道理地乱拳一通打,反而叫那群男人投鼠忌器了。而且也会给其他朝代的人拓宽思路,又不是只有秦始皇可以通过他们复国。

&esp;&esp;汉武帝第一个t到武曌的想法:

&esp;&esp;“去病,快快快,看看唐太宗和唐高宗一朝有没有能拉拢的人。这个武曌是个人才,说不定能帮我大汉篡唐复汉呢!”

&esp;&esp;现成的篡国人选摆在这里,何必去外头重新寻摸人手。唐人会打压武曌又怎么样,汉武帝有自信可以化解这些小问题。

&esp;&esp;这两个时期的武曌说不得还年轻,可以养刘家人当男宠嘛。

&esp;&esp;最好是他刘彻一脉的,到时候生个带他家血脉的继承人、哪怕是公主也无所谓,反正皇位能回到他刘彻后人的手里他就不亏。

&esp;&esp;武曌能建立大周,自然也能建立大汉。

&esp;&esp;汉武帝有些得意:

&esp;&esp;“朕可真是个天才!”

&esp;&esp;他们老刘家可不像秦始皇,找不出几个血脉后人。老刘家的后人到处都是,顶多需要分辨一下是哪一支的,别便宜了其他兄弟。

&esp;&esp;群臣欲言又止。

&esp;&esp;陛下,您怎么能直接说“让刘家人去给女皇当男宠”?汉朝宗室给人当男宠,像话吗?

&esp;&esp;有这功夫,还不如直接支持刘氏宗亲篡位大唐呢。

&esp;&esp;刘彻不以为意:

&esp;&esp;“都亡国了,一群丧家之犬,有什么好端架子的?说不得早就是庶民了,连家产都没多少。”

&esp;&esp;他后世子孙千千万,反正不是他刘彻去给人当男宠。儿孙们为了大汉的未来,名分上吃点亏也没什么。

&esp;&esp;要是他们想要争口气,那就自己努力去当上皇后,不要天天指望祖宗垂怜。一群没什么名姓的家伙,谁知道是不是扶不上墙的烂泥,找他们远不如找武曌稳妥。

&esp;&esp;刘彻强调道:

&esp;&esp;“重点联络已经给李治当上皇后的武曌,这个篡起位来最容易。左右现在都有天幕可以延长寿数了,她肯定能再生新的继承人,不用找李唐子孙继位。”

&esp;&esp;群臣:行、行吧。

&esp;&esp;至于人家武曌乐不乐意和他们陛下合作,那就说不好了。保不齐对方就算遭遇了天幕的剧透,也依然可以靠自己的本事篡位呢,压根用不着他们陛下锦上添花。

&esp;&esp;女皇在天幕上转了一圈,丢了一堆雷出去,把各界炸得人仰马翻。

&esp;&esp;大概只有明朝皇帝不用担心,因为他们从民间选妃。皇后太后的水平都参差不齐,基本没有执政的能力,还经常拖后腿扰得大明内部动荡。

&esp;&esp;朱元璋对儿子们说:

&esp;&esp;“还是咱最有远见,咱大明的后妃就不可能被挑拨。”

&esp;&esp;没人敢跟朱元璋说“但是大明的后妃很多都是猪队友,害了不少明君贤臣”。

&esp;&esp;权力不会消失,只会转移。

&esp;&esp;没有了外戚之祸,还有宦官和权臣。光顾着警惕亲家,自以为用所谓的太祖铁牌就可以限制宦官掌权,完全是做梦。

&esp;&esp;朱标有些忧虑。

&esp;&esp;这样下去真的好吗?

&esp;&esp;可朱元璋却认为:

&esp;&esp;“既然铁牌没用,咱就换一个法子。老子能阻止外戚,自然也能阻止宦官。”

&esp;&esp;武曌压根不给明人眼神。

&esp;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

海棠情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