&esp;&esp;徐达皱眉道:“他也是聪明人,就没想过这么做的后果?”
&esp;&esp;陈景恪叹道:“怎么没想过,他告诉我,事情总要有人去做。”
&esp;&esp;“前怕狼后怕虎,也不配坐在这个位置上了。”
&esp;&esp;徐达眉头一挑,有些敬佩的道:“这位邱尚书,也是个有担当之人,难怪你对他另眼相看。”
&esp;&esp;陈景恪没有再说这件事情,转而问道:
&esp;&esp;“你们那边准备的如何了?”
&esp;&esp;徐达说道:“已经派人去处理了,这几天就会有结果。”
&esp;&esp;陈景恪精神一振,说道:“如此便好,我会让锦衣卫和预备役系统,大力宣传此事。”
&esp;&esp;“打赢这一仗,远的不敢说,大明的国祚少说也能赶上大汉。”
&esp;&esp;他说的是两汉加起来。
&esp;&esp;先定一个小目标,四百年国祚。
&esp;&esp;看着自信的陈景恪,徐达心中敬佩不已。
&esp;&esp;他可以说是看着对方一步步走到今天的,而大明也一天天的发生着改变。
&esp;&esp;回想八年前,谁能想道大明会变成今日这般模样。
&esp;&esp;被改变的又何止是大明,还包括他们这些勋贵。
&esp;&esp;想到前段时间朱元璋找他们谈话,许诺的好处,他更是心情激动。
&esp;&esp;这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好东西,没想到就这么突兀的落在面前。
&esp;&esp;如果一切都能成真,那他们这些人都要感谢陈景恪。
&esp;&esp;因为没有他,就不会有这一切。
&esp;&esp;但想要获得这个好处,还有个前提。
&esp;&esp;阶梯性收税成功施行。
&esp;&esp;如果这一项新政失败,一切都休提。
&esp;&esp;所以……
&esp;&esp;徐达看向文官群体的眼神里,闪过一抹狠厉。
&esp;&esp;老夫向来与人为善,希望你们别逼我下狠手。
&esp;&esp;趁着早朝还没有开始,陈景恪先去了乾清宫找到朱元璋,将邱广安的事情说了一下。
&esp;&esp;朱元璋惊奇的道:“哦?明知山有虎,偏向虎山行,没想到邱广安竟然还有这么大的胆子。”
&esp;&esp;“好,既然他不怕死,咱成全他又何妨。”
&esp;&esp;陈景恪缩了缩脖子,说道:“您老人家别动不动就死啊死的,怪吓人的。”
&esp;&esp;朱元璋嗤笑道:“呵……现在知道怕了?晚了。”
&esp;&esp;“你最好赶紧生个儿子出来,免得将来咱一个不开心把你砍了,你家绝后了。”
&esp;&esp;陈景恪:“……”
&esp;&esp;行行行,你厉害行了吧。
&esp;&esp;“不知道娘娘起床没,我还没给她老人家请安呢。”
&esp;&esp;朱元璋脸上得意的表情一僵,气道:“混账东西,就知道告状,信不信咱现在就揍你一顿。”
&esp;&esp;陈景恪拔腿就跑:“马上就上朝了,我就不耽搁陛下时间了。”
&esp;&esp;早朝正常开始。
&esp;&esp;但今天显得格外的冷清。
&esp;&esp;平日里最喜欢上奏疏的文官集团,集体缄默了。
&esp;&esp;至于武将……军国大事都是私下开小会,不会拿到朝堂上来商量。
&esp;&esp;早朝他们都是过来当吉祥物的。
&esp;&esp;大太监孙福连着问了两遍:有本早奏。
&esp;&esp;结果还是没人理会。
&esp;&esp;朱元璋脸色马上就变得铁青,眼神里浮现森寒杀气。
&esp;&esp;本来他还以为邱广安言过其实,现在才知道,事情比他说的还要严重。
&esp;&esp;好好好,看来咱几年没杀人,都不把咱放在眼里了。
&esp;&esp;之前他就有打算,临退位前清理一波朝廷,免得有些人掣肘朱标。
&esp;&esp;只不过这几年朝廷确实挺稳定的,国家发展也很顺利,他也在犹豫要不要打破这种平静。
&esp;&esp;现在这种局面,彻底坚定了他的决心
海棠情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