&esp;&esp;“国库钱不够?那国库的钱去哪儿了?被谁给贪了?”
&esp;&esp;晋王三问,问的不是侍郎,而是百官。
&esp;&esp;晋王三问,也让心虚有鬼的官员们,明白了过来,原来,那一拨杀鸡儆猴,现在才开始收门票。
&esp;&esp;打北蛮的钱粮不够怎么办?
&esp;&esp;只是要让他们花钱买命啊!
&esp;&esp;“陛下,老臣愧当户部尚书多年,在如此良机,却能为能陛下凑齐余粮,臣愿意捐赠白银五千两,粮食二百石,以略尽绵薄之力。”
&esp;&esp;到了户部尚书这个地位,家产是真的不少,但二两石粮食,一千多斤,可是真的不少了。
&esp;&esp;而且,王畚这个老匹夫!这不是逼着他们捐钱吗?现在他们这些有黑历史的,是不得不多捐了!
&esp;&esp;要不说人家是尚书呢?
&esp;&esp;晋王咂了一口,怪不得父皇说他不需要多管呢,这些个老狐狸果然不是白混到高位的,一个个的把上位的心思揣摩得死死的不说,还恰到好处。
&esp;&esp;当然,现场捐赠,一两个人就够了,不然说多了,说出来不好看,你怎么就那么多呢?
&esp;&esp;于是当今体贴各位大人们的善举,让他们私下直接捐赠就行。
&esp;&esp;对于家产微薄的清官们而言,自然是无比贴心的。
&esp;&esp;但是对于有心“赔罪上岸”的而言,就更头疼了,这少了不行啊!谁知道晋王到底查出来了多少?
&esp;&esp;当然,解决了钱还不够,这仗要怎么打?多少人打?谁指挥谁主将?
&esp;&esp;于是,后半场,就变成了武官们的自荐争夺专场。
&esp;&esp;一个月后,昭毅将军府:
&esp;&esp;安康县主难得事了态不再冷静,围着昭毅将军转圈摊手,“卫建平!你就这么对你儿子的?”
&esp;&esp;“北蛮的那群蛮子一个个的,哪一个是好惹的,如今晋王出征,你做什么把兰儿给塞进去?你还嫌不够危险吗?”
&esp;&esp;“你帮着兰儿去了军营,那好歹是你的部下,可现在能一样吗?!你这是让兰儿去拼命啊!”
&esp;&esp;卫建平等安康县主自顾自说完了,才给她递了一杯茶,安康县主想扔了,可喉咙却很诚实,让她不情不愿的给喝了。
&esp;&esp;“他想在军中出人头地,就不能怕死,不真正上战场,就是过家家。”
&esp;&esp;卫建平满目沉静,“这是他最好的一次机会,夫人,我卫家儿郎没有懦夫。”
&esp;&esp;“兰儿身为我们的儿子,已经比其他士兵好了很多了,若是这样的条件,他还没法在战场博出个前程,那不用夫人你说,我也会把他给揪回来。”
&esp;&esp;若不是要给儿子机会,他才不会放过这么好的立功机会呢。
&esp;&esp;我儿啊,可别辜负了为父的一片苦心啊,不然让为父白白错失了这么好的机会,我给史家姑娘重新介绍男儿去。
&esp;&esp;作者有话要说:
&esp;&esp;卫若兰:……
&esp;&esp;第152章 林家人婚事相关
&esp;&esp;卫建平这个老父亲为儿子的前途操碎了心,把儿子扔进了讨伐北蛮的军队之中,事实上,但凡家里有要往武将方面培养的,哪一个不是死死盯着位置?
&esp;&esp;除了王朝开国期间,后面武将是越来越难混到立功的机会,现在晋王,皇帝的亲儿子都去了,这些武将哪里还会稳得住?
&esp;&esp;但北蛮能占据草原那么久,并不能够小觑,打仗也不是儿戏,自然不可能一股脑的把二代子弟都放进去,不然那就叫乱套了。
&esp;&esp;而且这是见血的战场,是对北蛮的一次战略性打压,而不是二代混军功的摇篮,故而,晋王也明确表示了,都是要真正上战场的。
&esp;&esp;晋王身为一个皇子,都这样说了,谁还能够说什么?总不能人家晋王都身先士卒,你一个官二代还在混日子吧?
&esp;&esp;也是在晋王的影响下,那些想直接送二代进去镶金边的,倒是打消了心思,去的二代,都是真正有志气的了。
&esp;&esp;不止这些个二代,林家把明玕也送了进去。
&esp;&esp;本来林筠他们是打算让明玕继续科举的,如今明玕已经是武秀才了,以明玕的能力,往上考也不是太大
海棠情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