&esp;&esp;代罪之身,又是小辈的东平郡王:“……是。”
&esp;&esp;吴大志和汪鑫在后面亲眼目睹了这一切,他们之前并不知道信国公是谁,但是现在,他们看到了信国公对东平郡王的态度,又都是信穆,他们哪里还有什么不明白的,这个信国公,是个低调的大佬啊。
&esp;&esp;信国公落座后,却吴大志和汪鑫二人倒是很和气,“两位义士请坐。”
&esp;&esp;“国公客气,当不得义士。”
&esp;&esp;两人再是海盗,也直到国公的分量,他们一点也不敢嚣张。
&esp;&esp;信国公只是笑笑,“之前当不当得起,我也不管,但今日,无论你们是和原因,你们都担得起义士二字。”
&esp;&esp;两人冷汗顿时就冒了出来,信国公这话,恩威并施,不过如此。
&esp;&esp;“你们的功绩,我会原原本本上报上去,有功必赏,朝廷不会亏待了有功之臣。”信国公看了一眼听进去了的二人,继续道,“这次牺牲的儿郎们,朝廷也会下发补贴,不会寒了爱国义士的心。”
&esp;&esp;两人起身,“我等多谢国公为弟兄表功。”
&esp;&esp;“坐吧,不用多礼,这都是朝廷应当的,陛下仁慈,心系百姓,不会亏待任何一个为国家奉献的义士。”
&esp;&esp;两人有所明悟,想着京城方向叩首谢恩。
&esp;&esp;见他们举动,信国公眼中划过一缕满意,陛下不是想操练海军吗?不是缺人,却有经验的吗?这不就有了?
&esp;&esp;经此一役,东平郡王的海军军权全部交还陛下,再把这二人收下,陛下必定会满意。
&esp;&esp;“你二人可愿接受朝廷招安?”信国公直接问道。对于自己能把握的人,着实没有必要兜圈子。
&esp;&esp;两人一愣。
&esp;&esp;信国公直言:“你们放心,无论你们是否接受招安,该有的补偿和功劳都不会少,只是陛下一直有一颗开拓海外的心,我见你二人虽为海盗,却心中尚有大义,故而不忍错过,你们尽可回去仔细想想,我还会在这里待几天,处理完后续,才会赶回京城。”
&esp;&esp;可谓是方方面面都给考虑到了,也给足了他们面子和思考时间。
&esp;&esp;要吃官粮吗?
&esp;&esp;若是以前,他们必定不吃,毕竟朝廷连倭寇都不管,也不开海,但是这些年,海也在开了,当今的开拓海外的心思,他们在海上的人最能感受到。
&esp;&esp;这两年港口开放了不少不说,渔民的日子都好过了很多,因为抗倭的力度也大了。
&esp;&esp;若是真能如此,他们也不是不能吃官粮,毕竟有朝廷背书,什么都会方便一点,吴大志想到之前认识的刘二,如今已经有了官身,海上到处跑。
&esp;&esp;吴大志心动了。
&esp;&esp;信国公是个老江湖了,一眼就看出了吴大志有所心动,却还是道:“不急着慌乱中做决定,回去和兄弟们都商量了再给我答复就成。”
&esp;&esp;这话说得,不可谓不漂亮,把那群弟兄都给人考虑到了。
&esp;&esp;吴汪二人离开被征用的南安郡王府后,立马就快速往回赶,这件事,很重要!
&esp;&esp;厅堂内,东平郡王小心翼翼道:“大伯,你们一脉不是遵从苟道吗,如今怎么管这么多,不怕陛下觉得你们有了野心吗?”
&esp;&esp;信国公觉得,还是自家儿子聪明,但看着被自己凑了一顿后就乖多了的东平郡王,给三十多岁的“小孩儿”解释道:“要么苟得老老实实,要么出山办得妥妥贴贴,这才是勋贵二弟生存之道,看在还有血缘关系的份上,我还是那句话,有舍才有得,贪多嚼不烂。”
&esp;&esp;看着昏暗的夜色,信国公续了杯凉茶,今晚是别想睡了,还有的审。
&esp;&esp;第132章 小太子初次出差
&esp;&esp;闽地遇袭。不,准确的说,是南安郡王引狼入室,招来外邦豺狼残杀掳掠百姓,抢夺粮食金银的行为,其影响太过于恶劣,甚至说,太过于不可置信。
&esp;&esp;所以哪怕是收到孔柔的传信,为防万一,派了信国公,拍了海军,派了紫麟卫前来,其实当今,或者说几位尚书心里,都还是觉得太过荒谬,南安郡王怎么敢的?内里再如何争权夺利,岂能引来外界的豺狼虎豹?
&esp;&esp;直到八百里加急的文书送到了御前。
&esp;&esp;事件,远比猜测中更为恶劣。
海棠情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