&esp;&esp;当即就让衙门所有人配合陶掌柜行事。
&esp;&esp;淮安的知府没有去克扣或者刮一层油水。同时,他也不允许衙门其他人伸手,还再三警告,谁敢伸手就处理谁。
&esp;&esp;这可是他升官发财的机会。
&esp;&esp;谁敢挡他的官途,谁就给他去死!
&esp;&esp;第365章 嘉奖
&esp;&esp;在宋锦等人尚未到京师。
&esp;&esp;淮安知府的奏折已经到达京城,明成帝特意在朝堂上说了此事。
&esp;&esp;以往“宋怀瑾”是何许人,朝中的大臣不会去关注,一个微不足道的商贾,还入不了他们的眼。但就是这么一个人,突然捐赠了数万石的粮食,支援西北战事。
&esp;&esp;同时又引得淮安的粮商纷纷效仿。
&esp;&esp;明成帝龙心大悦。
&esp;&esp;当即淮安的知府升官了,将会调回京城任职。
&esp;&esp;在嘉奖济方和顺安之时,朝堂上的人一时有了分歧,义举是很得人心,但赏赐什么似乎都不妥,赏重了担心后面有人效仿,赏赐轻了又有捐天威。
&esp;&esp;忽然,明成帝开口道:“要不秦少卿说说,要如何赏赐才恰当?”
&esp;&esp;被点名的秦驰站了出来。
&esp;&esp;顺安商行是他的,济方是他妻子的。
&esp;&esp;这个时间赏赐要重了,将来背后的东家曝光,免不得被人说嘴。
&esp;&esp;“臣觉得赏赐金银珍宝什么就算了,任何俗物皆不如陛下的墨宝贵重,陛下大可以给两家各题一副字,到时两家必会把您的字,制作成横匾挂到铺子里……”
&esp;&esp;秦驰语带诚恳又继续建议道,“届时人来人往,不但彰显了陛下的恩威,也是给了两家一份庇护,像济方和顺安这样的仁商义贾,我大夏朝多多益善,其他的商人见了,少不得会效仿几分,长此以往,大夏何愁不兴?”
&esp;&esp;这话没有人能反驳。
&esp;&esp;原因是明成帝觉得很有道理。
&esp;&esp;不用花银子又能达成目的,两全其美。
&esp;&esp;作为户部尚书的夏维更没有意见,因为不用国库花银子,又能让两个商家受到了嘉奖。
&esp;&esp;淮安这事情最大的赢家,就是淮安知府。
&esp;&esp;京师发生的事情,宋锦尚未收到消息。
&esp;&esp;从淮安出发,不但保护的人手增加,陶掌柜更是让一支商队随同。
&esp;&esp;护送宋锦娘仨去京师。
&esp;&esp;一路上就有人盯着他们的队伍。
&esp;&esp;好几波心存不轨之徒,尚未靠近便让秦七带人截杀,这些人连在宋锦面前露面的资格都没有。
&esp;&esp;宋锦也是事后听到秦七的禀报。
&esp;&esp;而负责来捉宋锦的人就暴躁了。
&esp;&esp;临近京师的驿站附近。
&esp;&esp;有一群人藏匿于一座山林。
&esp;&esp;当中负责的人暴躁道:“再完成不了任务,我们的下场会怎么样,想必你们自己心里清楚,上头不会给我们失败的机会。”
&esp;&esp;在场的二十几人全都低下了头。
&esp;&esp;他们很清楚,完成不了任务就是死。
&esp;&esp;那负责人道:“今晚就是我们最后活命的机会了。”
&esp;&esp;“头,属下明白。”
&esp;&esp;“誓死完成任务。”
&esp;&esp;“我还跟怡红院的小桃约好了,等我回去要继续包她的场子,我可不想死。”
&esp;&esp;“死到临头了,还惦记着女人?”
&esp;&esp;“你不惦记?不对,你这家伙就爱钱,可你存着那么多银子干啥,人死了钱还没花完?”这人话一出,另外那人怒了。
&esp;&esp;一见两人要打起来。
&esp;&esp;领头的人怒声喝止,“都给老子安静!”
&esp;&esp;一群人顿时安静了,齐齐听训。
&esp;&esp;领头的又道:“你们可有办法?”
&esp;&esp;“头,不是我长他人志气,根据我们探查的消息,护送那娘仨的队伍,人数上就比我们这里多出了五倍有余,怎么打
海棠情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