宋上下士气大振,朝廷也对他们给予了极高的赞誉。然而,就在前线胜利的喜讯传回大宋时,开封却突然传来了一则令人不安的消息——朝中局势动荡,内政上出现了严重的分歧。
宋高宗虽对北伐大计信心满满,但朝中一派保守的大臣却对持续的战争颇有微词,认为应以和谈为重,停止战争,避免更多的资源消耗。而此时,开封城内民心浮动,流言四起,有人开始质疑北伐的正当x,甚至有人借机挑拨军心,意图动摇前线士兵的信念。
「张易,朝廷内的纷争已经严重到影响战局了吗?」岳飞在军帐内沈声问道,他的语气中充满了担忧。
李易坐在案前,手中握着从开封传来的急报,神情凝重。他缓缓擡起头,叹道:「朝中确实有一部分大臣主张和谈,他们认为北伐耗时日久,百姓疲惫,若能与金国议和,可以保住当前的局面。但他们看不到,金国根本没有诚意,议和不过是他们争取时间的权宜之计。」
岳飞眉头紧锁,愤然道:「和谈?我们刚刚才打下燕云,敌人尚未彻底败退,怎麽能现在谈和!这些大臣简直是目光短浅!」
李易摇了摇头,继续道:「不仅如此,流言四起,说前线将士的牺牲不过是朝廷的争权夺利。有人甚至借此挑动军心,煽动将士们对朝廷不满,若不及时处理,恐怕局势会进一步恶化。」
岳飞听罢,眼中闪过一丝不安:「张易,朝廷内外如此混乱,我们若继续在前线用兵,恐怕局势难以掌控。你有何打算?」
李易沈思片刻,果断说道:「眼下必须立刻回开封,化解这场危机。若朝廷内部不稳,前线再怎麽努力也无济於事。岳将军,你继续驻守前线,我亲自回开封,一方面稳住朝局,一方面安抚民心。」
岳飞点点头,语重心长地说道:「张易,你去处理朝中事务,我相信你一定能化解这些内忧。我会继续驻守前线,保证金军不敢轻举妄动。」
李易带着一队亲兵火速启程,日夜兼程赶往开封。在一路的颠簸中,他心中不断权衡局势。眼下,不仅需要平息朝中保守派的声音,更需要在百姓中树立北伐的正当x与必要x,让民心归稳。
抵达开封後,李易直奔皇g0ng面见宋高宗。
「陛下,臣此番回京,乃是为了解决朝中的动荡。」李易在御书房中恭敬地行礼。
宋高宗看着李易,神情中带着几分倦意。他叹了口气,说道:「张易,你前线立下大功,朕心中十分感激。但朝中几位老臣接连上奏,要求停战议和,朕也左右为难。朕虽决意继续北伐,但不想让朝局陷入更大的纷乱。」
李易拱手说道:「陛下,议和绝不可行。金国根本没有诚意,他们只是想拖延时间,等他们恢覆元气,再次对我大宋发起进攻。若此时妥协,前线将士们的牺牲将会白费。」
宋高宗点头:「朕也明白此事非同小可,但如今民心浮动,朝中不少大臣认为北伐已经耗费过多,若再继续用兵,百姓将不堪重负。」
李易神情坚定地说道:「臣请陛下让臣处理此事。若能安抚民心、化解朝中内斗,必定能稳住局势,继续推进北伐。」
宋高宗见李易如此果断,思索片刻,便点头道:「好!张易,朕就将此事交给你。你先处理民心问题,朕会在朝中稳住大臣。」
离开皇g0ng後,李易立即展开行动。他首先着手调查开封城内流言的来源,果然发现其中有几名权臣暗中散布谣言,企图动摇军心。这些人多为保守派的势力,担心战争继续扩大後,自己的利益受损,便故意挑动民众不满。
李易冷冷一笑,心中已有定计。他命令手下迅速查封了这些散布谣言的据点,并将幕後主使的几名权臣秘密逮捕。与此同时,他开始在城中大肆宣扬北伐的意义与成果,向百姓们展示前线的胜利和将士们的英勇事迹。
「大将军,我们真的在前线打赢了这麽多场仗吗?」一名城中的百姓满脸惊讶地问道。
李易微笑着说道:「是的,前线将士们用鲜血和生命为我们赢得了这片土地的和平。他们不畏艰险,只为了保卫你们的家园。如今,我们已经收覆了燕云十六州,北方的边境线得到了稳固,这些都是你们的亲人、朋友们用生命换来的胜利。」
听闻此言,城中的百姓们纷纷感动,开始理解并支持北伐的正当x。他们纷纷表示愿意继续为前线将士提供支持,甚至有许多青壮年自愿报名参军,加入前线的战斗。
与此同时,李易还与一些朝中的重臣进行了密谈。他知道,单靠强y手段不足以完全解决问题,必须要让朝中那些摇摆不定的大臣们认识到北伐的重要x。他亲自向几位中立派的重臣解释了战争的全局,并向他们保证,只要前线稳固,北伐将会尽快取得决定x胜利。
其中一位老臣叹息道:「张易,你所言有理,但战争耗费巨大,百姓苦不堪言。若再拖下去,朝廷恐怕会难以为继。」
李易恳切地回答:「大人,战争的确艰苦,但我们已经走到了这一步,若在此时放弃,前线的将士们、百姓们都
海棠情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