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面无表情的出门,在心里盘算着,自己兜里的三十文钱,能买多少米。
盐巴就算了,价格太高,实在吃不起。
往日香樟巷里虽然冷清,可今日倒是奇怪,一个人也没有。
吴清走出巷子,被巷子口热闹的场景吓了一跳。
“老板,我要二两盐巴!”
“我要三两!”
“别挤别挤,我先来的。”
“往前走,崇明巷的米价也降了,说是新皇登基以后,把国库里的粮食拿出来救市。具体我也不太懂,反正现在米、盐的价格都恢复正常了。”
百姓们脸上都带着不可思议的振奋,争相买盐。
二十五文一斤盐,谁听了不激动?
因为就在几天前,盐的价格足足在五百文一斤啊!
而就是今天早上一觉睡醒,一个令无数百姓幸福到晕厥的消息,传遍了整个金州城。
盐价、粮价恢复正常了!
朝廷不再控盐,各大原本被勒令关停的盐铺纷纷开门,粮铺的米,也回落到了先前的价格。
吴清简直不敢相信。
她呆愣片刻,随后脸上浮现出了自儿子死后的第一抹笑容。可笑着笑着又忍不住开始红着眼睛哭,一边哭,一边去排队买盐巴。
盐铺的老板在劝说百姓:“大家不要争抢,都能买到的。朝廷不再控盐了,新皇陛下把国库里的盐都发放出来,据说马上还会派遣人去东南沿海调盐。”
吴清不知道新皇陛下长什么模样。
可这一刻,她真的发自内心在感激这位陛下——至少这一个皇帝,比上一个好。
因为盐价降了,吴清一咬牙,把带来的三十文钱,全都买了盐。
她拎着盐往家走,路上的人逐渐多了起来,人们脸上都带着兴奋笑意,都在谈论米、盐降价的事情。
成贤坊已经很久没有这么热闹过了。
吴清一路小跑着回家,准备把盐放家里,再带点钱,去买米。
趁着价格低了,多买点!
可这刚到家门外,她脸色便有些发白。
因为几个身穿铠甲的士兵,刚好敲开了她家的门,儿媳吓的脸色比她还白。
现在老百姓谁不知道,士兵上门,就代表着家里男人战死了——不对啊,她儿子已经死了,男人在打铁上工,家里没有其余男人,战哪门子的死?
心里这么想着,吴清快速回家,将儿媳护在身后,警惕的看着这几个士兵:“几位官爷,你们要做什么?!”
为首那士兵客气问道:“敢问这里可是孙满的家?”
孙满,便是吴清的儿子。
骤然听见去世儿子的名字,吴清心脏一痛,神情更加冰冷:“是。”
“是这里便好,我们没走错。户部的大人们最近正在严查贪墨,你家儿子的抚恤金,本来应该是七百文,但却被克扣到一百文,这六百文,我们给你送来了。另外再给你七百文,是因为新皇陛下认为前朝的抚恤金太少,额外给予的补贴。”
士兵松了口气,随后怜悯的看了眼前这两位妇人,温声道:“还有,你家里有个厉害的手艺铁匠,应该马上会被委以重任,炼钢厂里招工,给你家多贴补了一个名额,清理工你们能做吗,就是护理机器,打扫灰尘之类的,活儿稍微有点脏乱辛苦,月钱是六百文。若是会厨艺,也可以分去食堂做厨娘,这个月钱稍微少点,是五百文。”
本来还一脸警惕的吴清和儿媳惊呆了。
吴清接过士兵送来的一两三钱银子,整个人都没反应过来。
等士兵又问了几遍,她才抽噎着说道:“厨娘,我们做厨娘!家里的儿媳会一些手艺,人也勤快,能干这个活儿。”
吴清的儿媳闻言一脸感激。
婆母这是担心她吃苦,特地给她安排个轻松、还能安身立命的活儿呢。
等士兵们走了,婆媳俩仍旧觉得晕晕乎乎,如置身梦中。
等吴清一出去打听,才知道,原来不仅她们香樟巷,成贤坊,甚至整个金州城,战死的家属都陆续收到补贴,盐价、粮价都降了下来。
成贤坊位置稍微偏僻,消息比较闭塞些,据说临近行宫那边的坊,百姓们都已经高兴疯了。
吴清愣声问道:“为啥?因为盐、米降价了吗?”
巷子里的邻居手舞足蹈,表情激动的涨红:“可不止是因为盐、米降价!还因为新皇陛下要开办什么炼钢厂、农具厂之类的——总之,听说这次招工足足招至少一万五千人呢!对了,你家男人可是打铁的好手,这下你家要发达啦。”
足足招一万五千人!
吴清嘴巴张得老大,随后反应过来,刚才那士兵登门,确实说因为她家有个铁匠马上会被委以重任,所以给了她家一个招工名额!
海棠情欲